一个煤矿大县由“黑”到“绿”的蝶变——透视云南华坪绿色转型之路

日期:2020-12-17 10:20:44admin

本文转自【光明网】;

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】

光明日报记者 张 勇

金沙江畔的云南丽江华坪县,过去一年四季天空灰蒙蒙的,到处是煤烟味,还有乱堆乱放的煤矸石……县城的人们不敢穿白衬衣,怕被漂浮的煤灰染黑。如今,华坪变了,山绿了,天蓝了,水清了,空气清新了;金沙江畔、矿山坝子、村寨周围,处处郁郁葱葱、芒果飘香。

这一切的变化,得益于华坪由煤炭产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型。近几年来,华坪县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积极建设“全国绿色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、全省清洁载能产业示范基地、大香格里拉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阳光康养示范基地”,成功实现产业转型。今年10月,华坪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。

“黑”转“绿” 黑矿山变成花果山

华坪县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,煤炭曾支撑了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。2013年,财政总收入13.3亿元中,70%以上源自煤炭产业。几十年来低层次、粗放式的开采,造成资源浪费和森林植被破坏,矿区水源枯竭、水土流失、房屋开裂、土地下陷、矿渣堆积,一系列环境问题,日益成为华坪发展的瓶颈。

怎么办?华坪路在何方?华坪人很快找到了出路,由黑色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。第一条路就是上山种植芒果,让黑矿山变成花果山。

10月16日,在半山腰上的石龙坝镇基左社区,漫山遍野都是绿色的芒果园,18800亩芒果林如绿色波涛随着山峦起伏,一个个村寨在果园林海中只露出片片青瓦。芒果早已采摘售罄,17组村民周安红边修剪芒果枝边说:“我15年前就开始种芒果,但是过去山上煤矿多,果树上、人身上都沾满了煤灰,挂果少,品质也不好。后来煤矿关了,水和空气都变好了,我就扩大规模种了60多亩芒果,我们村小组从300多亩发展到788亩。”

果园间道路铺满煤矸石,许多芒果树下面土壤里都有厚厚的一层煤矸石;片片果园之间,不时可见废弃的煤矿矿井和成堆的煤矸石。“石龙坝镇的煤矿最多时有100多口矿井,这一带山坡上矿井密布,日夜生产,拉煤车辆川流不息。前几年去产能关停了多数矿井,进行生态修复,对污染土地进行复垦,谁污染谁治理。复垦后种植芒果,在煤矸石上生长的芒果树长得好,芒果口感也好。”石龙坝镇党委书记陈古周说。

近几年来,石龙坝镇探索出一条“矿业转业、矿主转行、矿工转岗、矿山转绿”的“四转”新模式,通过党员示范带头发展芒果产业,全镇芒果种植面积达16.41万亩,黑色的矿山变成了绿色的花果山。

2013年以来,华坪县有25家煤炭企业投资10亿多元转型发展绿色产业,4.6万多名煤矿从业人员种植芒果、花椒等绿色产业,煤老板变成果园老板,采煤工变成新果农。生态产业面积从2013年的78.8万亩增加到123万亩,其中芒果种植37.8万亩,居全国第三位。煤矿区水源、植被、土地等正在加快恢复,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。

金沙江流经华坪52.6公里,多年来,沿岸流域生态环境脆弱、石漠化严重,泥沙大量流入江中,江水浑浊不堪。为守护好一江碧水,华坪县积极引导群众在金沙江沿岸荒山荒坡发展芒果等绿色产业,打造长江上游绿色经济长廊。目前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,沿岸芒果种植面积已接近10万亩,雨季入江沙量大大减少,金沙江水质达标率100%,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,石漠化现象逐年减少,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.66%。

“绿”转“金” 芒果园变成绿色银行

37.8万亩芒果不仅绿化了矿山荒山,绿化了金沙江河谷,还成为华坪农村群众的绿色银行。在华坪,人们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富有,过去是看他有没有煤矿,如今是看他有没有芒果园。

“今年我卖芒果收入17万元,往年行情最好时收入25万元。”周安红说。石龙坝镇4320户农户中只有324户没有种植芒果,90%的贫困户都种芒果,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413户。没种芒果的是海拔1600米以上的农户,采摘芒果时节就到山下芒果园打工,每天收入300元。

在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果子山,全村有4.2万亩芒果。“我们这里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最大规模的芒果种植园,一个3斤多重的芒果,运到北京能卖到100多元。”龙头村村委会副主任吴志荣开心地说。龙头村的果农摸索出控花技术使芒果晚熟到11月,使芒果价格翻了数倍。全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369元,今年芒果产值达1.5亿元。村委会门口前两年就安装了自动取款机,方便果农们存取款。吴志荣多年前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后,回乡创业种芒果,如今一年收入几十万元。

据华坪县常务副县长胡帮彬介绍,通过生态修复、绿色转型,芒果成为带动全县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特色生态产业,芒果年产值从2013年的5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2.8亿元,农村人均纯收入由7363元增加至13295元。华坪县成为“一县一业示范县”和“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”。

零污染 金沙水流出清洁产业

有人说,芒果产业富民不富县,于是华坪在山下金沙江畔找到了第二条绿色转型之路。从煤矿产业向水电硅材产业转型,变黑色能源为绿色能源,打造云南省清洁载能产业示范基地。

10月中旬,在华坪县工业园区丽江隆基公司年产6GW高效单晶硅棒生产车间,一个个如火箭发射架般的圆柱炉缓缓旋转,一根根单晶硅棒就在圆柱炉中生产出来。单晶硅棒是光伏发电的重要材料,具有全国领先的科技含量。今年1-8月,丽江隆基和相邻的华坪隆基共生产单晶硅棒28975吨,实现产值35亿元。

华坪工业园区内,除了单晶硅棒,还有石英坩埚、五星石墨、金沙云区块链大数据等重点项目,这些项目依托3.6公里外的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提供的电力发展起来,同时解决了丰水期电站弃水弃电的问题。“这些企业都是清洁能源项目,零排放,不产生废气废水。我们招商引资,绝不引进一家污染企业。”华坪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堂麟说。

这些绿色能源企业还带动了华坪及周边地区许多贫困群众就业脱贫,仅单晶硅棒项目就吸收3388人就业,平均工资6000元以上,其中就业扶贫车间就带动贫困户260人就业。

随着绿色能源不断优化,绿色产业不断壮大,华坪县城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100%,横穿县城的鲤鱼河由黑水河变成了清水河,并创建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3A级风景区,华坪县由灰尘漫天的黑色城市变成天蓝、地绿、水清、气候温润的绿色城市,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。2019年,华坪县接待游客165.5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14.6亿元。

《光明日报》( 2020年12月16日 02版)


相关视频

相关文章